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

价格¥0.00 /元

详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包括车顶板、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横杆上,且横杆与竖杆垂直设置,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在车厢内,所述车顶板的底端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滑板,所述横杆上等距离径向截开,且相邻的两个截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内转动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与滑板活动连接,所述吊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手。本发明突出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未对拉手进行较大的改变从而可使乘客快速适应,通过刹车时调节乘客的重心及体位来实现稳定,同时拉手始终竖直向下,便于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包括车顶板(1)、横杆(2)和竖杆(13),所述竖杆(13)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横杆(2)上,且横杆(2)与竖杆(13)垂直设置,所述竖杆(13)固定连接在车厢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板(1)的底端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滑槽(8),每个所述滑槽(8)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滑板(3),所述横杆(2)上等距离径向截开,且相邻的两个截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内转动连接有吊杆(4),所述吊杆(4)的顶端与滑板(3)活动连接,所述吊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6)包括连接块(61)、吊绳(62)和梯形拉手(63),所述连接块(6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吊杆(4)的底端和梯形拉手(63)的顶部,所述吊绳(6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6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位于滑槽(8)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上安装有滚轮(9),所述滚轮(9)与滑槽(8)的内底端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4)上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限位槽(12)采用中部矩形两侧弧边的结构,所述限位槽(12)内活动连接有圆柱销(11),所述圆柱销(11)与滑板(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51)和螺栓(53),所述固定块(51)的中部轴向开设有两端连通的开槽(52),所述吊杆(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开槽(52)内,所述固定块(51)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54),所述横杆(2)的截面延伸至插槽(54)内并由螺栓(53)径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4)与固定机构(5)的转动连接部分定义为支点,所述吊杆(4)顶端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吊杆(4)底端到支点的距离。

说明书


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

背景技术

[0002]由于路况的复杂性,驾驶公共汽车的司机经常不可避免拆下急刹车,在踩急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通过与车底的摩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而上半身却由于惯性的作用向前倾斜,此时重心靠前,当刹车力度较大时,甚至会使乘客整体身体向前运动,这对于抓不稳扶手的老弱病残孕来说,容易出现“飞出去”撞击在前面的乘客或者座椅上的危险情况,对于被撞击的乘客来说,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也容易受伤,因而急需改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包括车顶板、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横杆上,且横杆与竖杆垂直设置,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在车厢内,所述车顶板的底端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滑板,所述横杆上等距离径向截开,且相邻的两个截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内转动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与滑板活动连接,所述吊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手。

[0005]在本发明的优选中,所述拉手包括连接块、吊绳和梯形拉手,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吊杆的底端和梯形拉手的顶部,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

[0006]在本发明的优选中,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滑槽的内底端滑动接触。

[0007]在本发明的优选中,所述吊杆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采用中部矩形两侧弧边的结构,所述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与滑板固定连接。

[0008]在本发明的优选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螺栓,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轴向开设有两端连通的开槽,所述吊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开槽内,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横杆的截面延伸至插槽内并由螺栓径向固定。

[0009]在本发明的优选中,所述吊杆与固定机构的转动连接部分定义为支点,所述吊杆顶端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吊杆底端到支点的距离。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于身高相对较低的老弱病残孕可通过拉手来避免急刹车,由于滑板采用质量较大的材料,因而其具备较大的惯性,当车子出现急刹车时,车体突然减速,而滑板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车头一侧运动,并带动吊杆的顶部向靠近车头一侧倾斜,由于吊杆的倾斜,可使得吊杆的底部向车尾一侧运动,避免了握住拉手的老弱病残孕的上半身在惯性的作用下与前侧的乘客或车内配件发生撞击,出现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与车底的摩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而上半身由于握住拉手使之在吊杆的作用下上半身后倾,重心靠后使得乘客可承受水平方向上更大的力量,更加稳定。本发明突出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未对拉手进行较大的改变从而可使乘客快速适应,通过刹车时调节乘客的重心及体位来实现稳定,同时拉手始终竖直向下,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图1中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0013]图3为本发明图1中滑槽的剖视图。

[0014]图中:1车顶板、2横杆、3滑板、4吊杆、5固定机构、51固定块、52开槽、53螺栓、54插槽、6拉手、61连接块、62吊绳、63梯形拉手、7滑块、8滑槽、9滚轮、10固定架、11圆柱销、12限位槽、13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至3,一种用于公共汽车的防急刹扶手,包括车顶板1、横杆2和竖杆13,竖杆13等距离固定连接在横杆2上,且横杆2与竖杆13垂直设置,竖杆13固定连接在车厢内,车顶板1的底端等距离开设有多个滑槽8,每个滑槽8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滑块7位于滑槽8的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上安装有滚轮9,滚轮9与滑槽8的内底端滑动接触。通过设置滚轮9可将滑块7与滑槽8的内壁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只有滑动摩擦阻力的几十分之一,从而使滑块7的运动更加省力。

[0017]滑块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滑板3,滑板3可采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横杆2上等距离径向截开,且相邻的两个截面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5。

[0018]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51和螺栓53,固定块51的中部轴向开设有两端连通的开槽52,吊杆4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开槽52内,固定块51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54,横杆2的截面延伸至插槽54内并由螺栓53径向固定。固定机构的作用在于:连接两侧截开的横杆2,并兼具与吊杆4转动连接的作用。

[0019]进一步优选,吊杆4与固定机构5的转动连接部分定义为支点,吊杆4顶端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吊杆4底端到支点的距离,如此设置可使得吊杆4顶部构成省力杠杆,从而便于滑板3带动其运动。

[0020]固定机构5内转动连接有吊杆4,吊杆4的顶端与滑板3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方式具体如下:吊杆4上开设有限位槽12,限位槽12采用中部矩形两侧弧边的结构,限位槽12内活动连接有圆柱销11,圆柱销11与滑板3固定连接。限位槽12的设置一方面起到容差的作用,用于补偿吊杆4的长度防止卡死,另一方面起到“滑动变矩”的作用,圆柱销11向远离支点一侧运动便可增加该侧力矩。

[0021]吊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手6,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拉手6包括连接块61、吊绳62和梯形拉手63,连接块6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吊杆4的底端和梯形拉手63的顶部,吊绳6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块61固定连接。拉手6通过吊绳62与吊杆4连接,从而起到柔性连接及缓冲的作用,且可使拉手6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向下,也防止吊杆4直接刚性带动拉手6,造成乘客不适。

[0022]身高较高的成年人可通过握住横杆2来避免急刹车,而对于身高相对较低的老弱病残孕则通过拉手6来避免急刹车,由于滑板3采用质量较大的材料,因而其具备较大的惯性,当车子出现急刹车时,车体突然减速,而滑板3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车头一侧运动,且滑块7与滑槽8的限位,其只能实现直线滑动,滑板3在运动后,由于吊杆4上上侧为省力杠杆,因而其可克服下侧人拉拉手6的拉力进而带动吊杆4运动,吊杆4的顶部向靠近车头一侧倾斜,且由于限位槽12的设置起到了“滑动变矩”的作用,因而随着吊杆4的倾斜其上侧所需的力矩可不断的线性递减,使其在相对较长的一端时间内维持吊杆4的倾斜状态,由于吊杆4的倾斜,可使得吊杆4的底部向车尾一侧运动,避免了握住拉手6的老弱病残孕的上半身在惯性的作用下与前侧的乘客或车内配件发生撞击,出现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与车底的摩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而上半身由于握住拉手6使之在吊杆4的作用下上半身后倾,重心靠后使得乘客可承受水平方向上更大的力量,更加稳定,当汽车恢复行驶时,吊杆4在乘客的拉力下带动滑板3复位。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线咨询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