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

价格¥0.00 /元

详情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纺织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连接有主动轴、第一从轴和第二从轴,主动轴和第一从轴上均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弹片,弹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块,撑块的外部设置有线筒,主动轴与第一从轴之间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柱,第二从轴上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线耳。该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当主动轴旋转时,主动轴和第一从轴上的线筒会朝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则会同时对后部穿过线耳且位于摩擦柱两侧的两组线进行缠绕,具备可进行多线筒绕线,且绕线均匀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轴(2),主动轴(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第一齿轮(3)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5),第二齿轮(4)设置在底板(1)左部的第一从轴(6)上,第三齿轮(5)设置在底板(1)后部的第二从轴(7)上,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上均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弹片(9),弹片(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块(10),撑块(10)的外部设置有线筒(11),主动轴(2)与第一从轴(6)之间设置有支架(12),支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柱(13),第二从轴(7)上连接有活动块(14),活动块(14)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线耳(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上连接有驱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轴(7)的上部为螺旋轴,且活动块(14)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从轴(7)相配合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与其上部的固定块(8)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9)和撑块(10)的截面均为弧形,且关于固定块(8)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柱(13)的中心与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说明书

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000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还是手工纺织,在手工纺织中线筒与针是必不可少的,而线筒上的线大都由人工绕上,这样就会导致线筒的生产效率低下,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可自动进行绕线的装置,但这类装置通常只依靠线筒的旋转进行缠绕,容易造成线筒各个高度上的绕线不均的问题,且现有装置不能同时进行多线筒绕线。

发明内容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具备可进行多线筒绕线,且绕线均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进行多线筒绕线,且绕线不均匀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进行多线筒绕线,且绕线均匀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二齿轮设置在底板左部的第一从轴上,第三齿轮设置在底板后部的第二从轴上,主动轴和第一从轴上均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弹片,弹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块,撑块的外部设置有线筒,主动轴与第一从轴之间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柱,第二从轴上连接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线耳。

[0008]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由电机驱动,利于实现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从轴的上部为螺旋轴,且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从轴相配合的螺纹,可使第二从轴旋转而带动活动块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轴和第一从轴与其上部的固定块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便于装卸上部的固定块,从而更方便地固定住线筒。

[0011]优选的,所述弹片和撑块的截面均为弧形,且关于固定块中心对称,利于对线筒进行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摩擦柱的中心与主动轴和第一从轴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利于摩擦柱在线筒绕线时对线筒施加压力使绕线紧密。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有主动轴,且在主动轴的左侧设置有通过齿轮传动的第一从轴,则当主动轴旋转时,主动轴和第一从轴上的线筒会朝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则会同时对后部穿过线耳且位于摩擦柱两侧的两组线进行缠绕。

[0016]2、该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通过在主动轴的后部设置有通过齿轮传动的第二从轴,且第二从轴的上部为螺旋轴,则当主动轴旋转而带动两组线筒绕线时,第二从轴上的活动块也会同时向上缓慢移动,而通过线耳的线也会向上移动,则可避免线筒绕线时线会缠绕在线筒的某一处,即可使线筒绕线均匀。

[0017]3、该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通过在两组线筒之间设置有摩擦柱,则当线筒进行绕线时,所缠绕的线会在摩擦柱的作用下紧压在摩擦柱与线筒之间,从而使线筒绕线紧密,且可避免两组线接触摩擦而产生静电。

[0018]4、该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通过在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弹片和撑块,对线筒进行固定的同时可使线筒相对于主动轴和第一从轴进行位移,即当线筒上的线越绕越多时,绕线筒与摩擦柱之间的距离会减小,这时可通过弹片的形变来使线筒与摩擦柱之间的线压力适中,而不至于卡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正面剖视图;

[0020]图2为本发明背面剖视图;

[0021]图3为本发明中固定块与撑块连接的俯视剖视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底板、2-主动轴、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一从轴、7-第二从轴、8-固定块、9-弹片、10-撑块、11-线筒、12-支架、13-摩擦柱、14-活动块、15-线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5,一种用于手工纺织的线筒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轴2,主动轴2由电机驱动,利于实现装置的自动化运行,主动轴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左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4,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的规格相同,从而可使两组线筒11绕线速度相同,第一齿轮3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5,第二齿轮4设置在底板1左部的第一从轴6上,第三齿轮5设置在底板1后部的第二从轴7上,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上均连接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组弹片9,弹片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撑块10,弹片9和撑块10的截面均为弧形,且关于固定块8中心对称,利于对外围的线筒11进行固定,撑块10的外部设置有线筒11,其中,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与其上部的固定块8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便于装卸上部的固定块8,从而更方便地固定住线筒11,主动轴2与第一从轴6之间设置有支架12,支架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摩擦柱13,其中,摩擦柱13的中心与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利于摩擦柱13在线筒11绕线时对线筒11施加压力使绕线紧密,第二从轴7上连接有活动块14,活动块14的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线耳15,两组线筒11所绕的线分别通过线耳15进行导向梳理,其中,第二从轴7的上部为螺旋轴,且活动块14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从轴7相配合的螺纹,可使第二从轴7旋转而带动活动块14上移,进而带动线筒11所绕的线移动,使绕线均匀。

[0027]工作原理:将需要绕线的线筒11穿进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中,将其下部与下部的撑块10相抵,再将上部的固定块8旋进线筒11的上部,完成对线筒11的固定,将线通过活动块14上的线耳15分别缠绕在线筒11的下部,然后启动电机带动主动轴2旋转,当主动轴2旋转时,主动轴2和第一从轴6上的线筒11会朝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则会同时对后部穿过线耳15且位于摩擦柱13两侧的两组线进行缠绕,因在主动轴2的后部设置有通过齿轮传动的第二从轴7,且第二从轴7的上部为螺旋轴,则当主动轴2旋转而带动两组线筒11绕线时,第二从轴7上的活动块14也会同时向上缓慢移动,而通过线耳15的线也会向上移动,则可避免线筒11绕线时线会缠绕在线筒11的某一处,即可使线筒11绕线均匀,且当线筒11进行绕线时,所缠绕的线会在摩擦柱13的作用下紧压在摩擦柱13与线筒11之间,从而使线筒11绕线紧密,且可避免两组线接触摩擦而产生静电,而当线筒11上的线越绕越多时,线筒11与摩擦柱13之间的距离会减小,这时可通过弹片9的形变来使线筒11与摩擦柱13之间的线压力适中,而不至于卡住。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在线咨询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