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甘肃省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步伐,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高校院所未充分实施的“沉睡专利”在中小企业转化运用,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财办建〔2021〕2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集成政策、完善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激发高校院所专利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主动对接中小企业技术需求,进一步畅通技术要素流转渠道,推动专利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助推甘肃工业强省、产业兴省。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统筹和引导作用,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依托各类开发园区优势,引导产学研结合转移转化专利成果。
政策集成、激励转化。加强政策集成和资源集聚,认真落实科技创新、专利奖励、工业强省等政策措施,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专利转化激励,引导各种要素推动专利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化运用。
完善平台、优化服务。发挥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等平台作用,为专利转化提供检索、评估、导航等服务。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高校院所和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突出特色、开放共享。立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军民融合、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推动转化一批核心专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中小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资本化。
(三)工作目标
大力实施“三个一百”的专利转化专项行动计划,即利用三年时间里,转化100项以上重大专利成果、助力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培育100名以上专利特派员团队。中小企业接受相关主体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的专利数量、成交金额、实际到账金额年均增长20%;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的专利数量、成交金额、实际到账金额年均增长20%;专利质押融资实现年度质押融资金额、质押项目数增长30%的目标。面向中小企业,针对关键技术、关键领域,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项目。通过三年时间,高校院所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积极性显著增强,中小企业转化专利成果成效显著提高,市场化的专利交易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专利质押融资取得新的突破,政策惠及的省内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催生若干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总结专利转化好做法好经验,示范带动形成全社会积极转化专利成果的良好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
1.摸清“沉睡专利”底数,推动构建技术转化专利池。支持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公司等,对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产品备案系统,全面梳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沉睡专利”,针对我省特色产业领域,制定“沉睡专利”清单,并按照专利技术年限、成熟度等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遴选出一批具有市场价值、专利权稳定、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专利,形成专利组合,构建技术转化专利池。
2.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建立中小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依托兰州科技大市场,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摸底调查等方式,搜集整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需求,摸清需求方向,梳理专利技术需求清单,并对接兰州科技大市场信息数据库,在现有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专利技术需求数据库,为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提供重要依据。
3.加强合作联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水平。鼓励省内重点企业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对产生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建立内部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有偿使用机制,加大专利技术许可力度,鼓励探索先使用后缴纳许可费、作价入股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专利技术获取门槛。
(二)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
4.打造专利技术线上推广平台。支持兰州科技大市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沉睡专利”清单、企业专利技术需求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人工智能比对、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智能匹配专利供给和需求,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定点推送匹配专利。充分发挥省内现有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及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用,在高校开展专利技术研发态势分析、专利技术研发和转化合作对象分析、重点技术专利推送及特定检索、技术监测、竞争者监测和成果转化培训等服务,促进专利供给与需求对接。
5.建立专利转化线下对接机制。深化高校院所、省属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机制,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良好沟通渠道。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专利技术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促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依托“张江·兰白服务企业直通车”、敦煌文博会、兰州科博会等各类对接平台,聚焦我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开展专利技术交易洽谈。
6.实施专利导航精准发掘目标专利。通过省级知识产权计划项目支持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针对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围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工作,为中小企业发掘目标专利和合作研发对象,指导企业积极开展专利池构建、转让许可等活动,做好专利技术实施指导和二次开发。
(三)健全专利转化服务平台
7.支持建设专利价值评估服务平台。支持高校院所建立专利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和价值评估中心,汇集国内外专利信息、省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信息,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建立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智库,开展成果汇集发布、技术价值评估、转化效益评价等服务,为专利成果入股、交易和专利质押融资提供依据。
8.建立专利成果转化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引入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信托、保险等机构和管理团队,推动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银行机构设立并做强科技支行,共同参与和支持专利成果在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充分发挥现有各类政府投资基金的使用效益,构建多元化的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投融资渠道。
9.探索建立专利转化特派员制度。支持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探索专利特派员制度,从相关部门、高校院所和社会专利服务机构选派一批专利特派员,为专利转化提供“保姆式”服务。建立甘肃省知识产权智库,作为我省知识产权领域的开放式决策咨询服务平台,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提供知识产权领域咨询服务,打造知识产权人才交流平台,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三、保障措施
10.中央专利转化资金奖补。该奖补资金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财政部对各地绩效评价结果,采取后奖补形式,统筹用于深入推进工作实施,聚焦专利技术供需对接和转化应用等环节,支持梳理、盘点、发布可转化的专利技术,提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服务,辅导中小企业获取专利技术等;支持中小企业转化应用专利技术,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
11.省级专利转化项目支持。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等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集成创新,在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核心专利。对高校院所、企业与企业合作,通过许可、转让等方式实现专利技术转化运用的,通过省级知识产权计划项目予以支持;对转化运用后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专利技术,优先推荐申报甘肃省专利奖。
12.激发专利转化活力。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将其为第一专利权人的专利首次许可或转让给我省企业,并在我省实施转化形成产业化应用,该转让或许可的实际交易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给予政策倾斜。
13.强化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充分发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信基金作用,落实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要求,促进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支持力度,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4.对接国家专利产品备案系统。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运营数据和专利产品备案信息定期通报机制,及时组织开展专利转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建立涉及中小企业相关专利转让、许可、质押业务办理的绿色通道,提高相关业务受理窗口办理效率,推动有关业务受理窗口向产业集聚区域延伸。
15.推动“两区一港”率先示范。支持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开展重大专利导航,为重点企业挖掘目标专利和合作研发对象,依托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丝绸之路高端知识产权转化产业园”,推动一批重大专利成果转化。支持兰州白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州白银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两区”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研院所向两区内中小企业、各类创客开放创新资源,开展重大专利导航,提供专利特派员服务,唤醒一批高校院所未实施的“沉睡专利”。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建立由市场监管、财政、发改、科技、教育、工信、国资等部门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形成推进专利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强大合力。
(二)抓好政策落实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充分激励企业、高校院所以及科研人员在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中积极发挥作用。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甘肃省政府合作会商议定书,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培育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精心谋划实施
主要分四个步骤: 2021年5月—6月 开展调查研究,完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2021年7月—10月梳理高校院所 “沉睡专利”清单,建立专利成果专利池;2021年11月—2022年5月,按照专利技术年限、成熟度等指标进一步筛选,遴选出一批专利权稳定、转化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通过集成现有政策,支持专利技术转化实施;2022年6月-2023年12月,强化目标导向,推动完成专利转让、许可、转化以及政策惠企等相关指标,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切实转化一批核心专利技术,助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四)做好舆论宣传
积极宣传在推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专利、专利发明人及其创新事迹,加大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中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推进专利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优秀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定期公开相关政策及执行情况,及时发布推广典型经验做法。
(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文分类:资讯信息
- 本文标签:
- 浏览次数:1097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1-04-29 11:08:11
厉害了